杨柳:聚力社区养老提升服务 激发社区经济发展活力 ——以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为例
2024年09月1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一、引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作出了系统部署,其中专门提到“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进一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6方面20项重点任务,在养老托育消费方面提出,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社区养老服务发展面临服务供给质量“低端”、养老服务主体分散化、养老服务供给碎片化等问题[1-2]。对于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及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一方面,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载体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文体活动等服务,尤其是满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群体就近照料和家庭临时托老的需求,有效整合社区养老资源,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另一方面,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纽带建立新型的新质生产关系,激发“社区经济”新活力。引进优质服务企业,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经营项目,将部分收入反哺于社区,带动社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先进地区经验做法

  “社区经济”作为一种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将社区内各种经济活动转变为利益共同体,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满足居民需求,是民生领域的一个必答题。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培育新质发展关系,打造新业态,赋能社区经济发展。

(一)上海浦东:成立“一站式”养老服务联盟

 上海浦东区沪东新村街道组建养老服务联盟,把40余家在养老服务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聚合形成一个联合体,在距离上做“减法”,在服务上做“加法”(图1)。每月安排一次“家门口”的集中便民服务,包括测量血压血糖等“送健康”服务、修伞磨刀等“送生活”服务、法律咨询、消防宣传等“送帮助”服务。每月在社区食堂开展4-5次不同主题的助餐+活动,包括健康讲座、手工制作、中式烹饪、营养膳食、养老咨询等。还与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协会、自治办等部门多方联动,聚焦“党建、志愿、自治”等关键词,提供不同主题便民服务。该养老服务联盟通过专业优势,以接地气、一站式、零距离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最需要的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通过发挥公益属性,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和成果共享,更加精准链接了企业与服务对象供需,为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柳:聚力社区养老提升服务 激发社区经济发展活力 ——以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为例

 

图1.养老服务联盟开展为老服务

(图片来源:浦东民政公众号

     (二)四川成都:“社区社会企业+社区发展基金”双驱发力,激发经济活力

 2018年1月注册成立了成都市首家社区社会企业——黉门宜邻居民服务公司(图2),通过与市场化机构合作等方式,围绕大健康、养老、文创、智能零售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已实施成都乐邻康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小柏家护、城市森林读吧、智能书屋、红旗新零售、奶奶厨房7个项目。通过项目落地服务居民,同时反哺社区公益基金开展各种服务居民项目。“探索设立社区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金投向社区发展治理,调动社区居民共同推动社区发展”,被写入成都市2017年9月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明确社区发展基金有啥用、从哪来、如何用、咋监管。2018年12月,黉门街社区设立了黉门宜邻社区基金,该社区基金设立以来,共筹款近50万元,使用逾17万元,用于小区微改造项目,购买音响设备,举办老年人智能手机摄影培训等活动。截至2023年底,成都市已培育社区社会企业226家,居全国首位,已成立9家社区基金会,累计筹集款物价值6500余万元,设立社区发展基金252只,服务群众超过500万人次。精确对接居民需求,吸纳更多企业,建立平衡关系,构建完整生态服务链。

 

杨柳:聚力社区养老提升服务 激发社区经济发展活力 ——以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为例


图2.成都市武侯区黉门宜邻居民服务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社会治理期刊)

 

    三、皇姑区的现状与探索

  目前,皇姑区社区养老服务站尽管实现135个社区全覆盖,但前期受疫情影响,造成大部分养老服务站服务无法正常运营,基本处于关停状态。疫情结束后,部分养老服务站陆续运营,但场地利用效率不高、社会力量投入不足、可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且基本为免费服务,养老服务站处于亏损运营状态。为高质高效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推动实现市场化运营,助力社区经济发展,8月5日,在辽宁省吉林商会举行了皇姑区社区养老服务站签约启动仪式,包括教育、休闲、助餐、医疗等在内的42家企业与16个试点社区的养老服务站进行了签约(图3)。


杨柳:聚力社区养老提升服务 激发社区经济发展活力 ——以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为例

图3.皇姑区社区养老服务站签约启动仪式

(图片来源:辽宁养老服务网)

  此次签约启动仪式是皇姑区社区养老服务站与服务企业建立互惠合作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关系迈出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皇姑区如何进一步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做好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一)成立皇姑区银发产业服务联盟,扩大服务企业“朋友圈” 

 将首批皇姑区社区养老服务站签约企业纳入银发产业服务联盟成员,成立皇姑区银发产业服务联盟,与皇姑区养老服务业联合会联动,一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引领作用,壮大皇姑区银发产业服务联盟成员,除企业之外,吸纳慈善组织、高校、物业公司等,逐渐形成涵盖文化、体育、教育、娱乐、心理慰藉、助餐、医疗等服务内容的“服务网”。另一方面,为企业搭建相互交流学习、资源供需对接的平台,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开展主题分享、圆桌会议、专家研讨沙龙等形式多样化交流。

(二)打造差异化服务,形成服务范围“覆盖圈”

 一是针对低保、残疾、失能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文体娱乐等非营利性服务项目,推动养老事业发展。二是针对活力老人、有消费潜力和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营利性服务项目,助力养老产业发展。一方面,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办老年大学,聘请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教师开展有偿教学服务,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引进康养理疗设备,聘请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二四二医院、七三九医院专家为老年人提供有偿医疗和问诊服务,聚焦老年人身体健康。

 (三)实现盈利化运营,激活服务效能“经济圈”

 借鉴四川成都成立社区发展基金和社区社会企业的先进经验,一是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站企业培育发展矩阵。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站服务为目标,以创新签约方式开展经营,根据《沈阳市社区养老服务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沈民〔2018〕157号)文件要求,养老服务站服务项目的收费价格要低于皇姑区市场平均价格,高于成本价格,并公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承诺、投诉方式等信息,且其房产由政府无偿提供,因此可平衡投入成本和收益,保证价格合理和服务质量,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营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盈利化的自我造血。二是成立社区养老服务站发展基金。由所属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管理,将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有偿服务的收益,一部分作为社区发展基金,一部分用于社区建设,如为社区购买办公用品、为社区工作人员购买工作服装等。

     四、结语与展望

 发展社区养老是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生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区依托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意义重大[3]。皇姑区应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强供给、促消费,推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激发服务企业服务热情和内生动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盈利化运营,创新打造“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站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新业态。

 

参考文献

[1]王毅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问题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1):179-181.

[2]石智刚,周莉莉.以社区为依托构建养老服务体系:整体性治理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23(5):72-77.

[3]陈飞,陈琳.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支持与老龄健康[J].财经研究, 2023, 49(2):49-63.

来源:皇姑创新发展研究 

 



(编辑:haiyan)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